譚淑章家庭:超越血緣的至愛親情
稿件來源:石嘴山日報
發(fā)布時間: 2025-02-13

譚淑章在家中打理花草。
她50年前從湖南嫁到石嘴山,沒有介懷繼母的身份,以超越血緣的親情把3個失去媽媽的孩子撫養(yǎng)長大、培養(yǎng)成才。她的故事,不僅感動了石嘴山人,也感動了全國人民。2016年,她的家庭榮獲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;2019年,她榮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。她,叫譚淑章,一位普通卻又不平凡的女性。
2月11日一大早,家住大武口區(qū)綠城雅居小區(qū)的譚淑章和遠在新疆上班的孫子撥打完視頻電話后,又翻看起過年期間拍攝的全家福??粗掌镄腋:湍赖乃氖劳茫T淑章滿懷欣慰。“今年過年可熱鬧了,孩子們都回來了。我看著兒女們忙碌地做飯,重孫子茁壯成長,心里別提多高興了?!睂Ρ冗^去,如今兒孫滿堂的生活讓譚淑章倍感安心。 談及孝順的兒女們,譚淑章神采奕奕,可誰能想到,她并不是兒女們的親生母親。
1972年,譚淑章和同是湖南人的丈夫李妙哉結婚,婚后二人來到寧夏生活。李妙哉的前妻留下了三個孩子,最大的6歲,最小的只有兩個月,都需要譚淑章照顧。
“你既沒帶過孩子,也沒有工作,要養(yǎng)大3個跟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談何容易?”家人知道譚淑章要給三個孩子當繼母,都極力反對這樁婚事。但譚淑章第一次見到孩子們便心生愛憐,她不顧家人的反對,毅然從湖南省湘鄉(xiāng)市遠嫁到石嘴山市。走進這個家庭,譚淑章才明白家人反對她遠嫁的原因。丈夫李妙哉雖說有工作,可是一個月50余元的工資收入,對于一個五口之家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。迫于生活的壓力,結婚后,他們不得不將二女兒李輝留在老家由婆婆照看。為了盡快還清家里的外債,讓一家人團聚,譚淑章背著小兒子出去干臨時工掙錢,別人不愿干的苦活、臟活、累活,她都愿意干、搶著干。1974年年底,在工地上干活積攢了1000多元錢的譚淑章回湖南老家,把二女兒接了回來。為了讓孩子們生活得好一些,譚淑章想方設法賺錢貼補家用。她在磚廠拉過磚坯、走街串巷賣過涼皮、擺地攤縫補過衣服?!拔以诶霞覜]有用過架子車,拉磚頭時經常翻車,于是我就咬著牙堅持,硬是逼自己學會拉架子車的技能?!弊T淑章回憶道,“為了讓孩子們吃得好、穿得好、用得好,我必須硬著頭皮干?!?就這樣,譚淑章與丈夫相互攙扶,用心經營著生活。
在三個孩子的教育問題上,譚淑章從不打罵,鄰居都豎起大拇指夸贊她不是親媽勝似親媽?!八麄冊谀敲葱〉哪挲g就失去了親生母親,一定不能讓他們在成長的路上缺少關愛?!倍畠豪钶x剛來石嘴山時吃不慣家里的粗糧,天天嚷著要吃白米飯,但家里一個月只有12斤大米,為了不耽誤孩子長身體,譚淑章每天都會蒸一小碗白米飯給女兒吃,有時候米不夠了就找街坊鄰里借,一直到女兒適應這邊的飲食。
說起學裁縫的原因,譚淑章笑著說:“賣涼皮時我一個人忙不過來,有時候會喊孩子們幫忙,兒子李建設就會把院門關起來。后來,我才知道他比較好面子,害怕同學看到他幫我干活的場景?!睘榱祟櫦皟鹤拥母惺?,譚淑章就開始跟附近的裁縫師傅學手藝。剛開始學,譚淑章感覺特別吃力,因為她只有小學文化程度,老師傅講的許多知識她聽不懂,只要有不懂的地方,她就反復學?!爱敃r老師傅有40多名學徒,只有我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出徒了。剛開始自己擺攤時,我每天6點起,凌晨兩點才睡,這一干就是20多年?!弊T淑章說。
辛苦了大半輩子,又帶大了兒孫,正當譚淑章打算安享晚年之際,丈夫李妙哉卻因先后患上腦萎縮、帕金森病導致全身癱瘓,生活不能自理,一日三餐都由譚淑章料理。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,兒子李建設帶著妻兒搬回家與父母一起住,一起照顧父親。如今,雖然父親已經去世了許多年,但李建設仍然與母親譚淑章住在一起。兩個女兒每周都會回來看望母親,一家人相處得和諧融洽。
譚淑章的感人事跡溫暖和感動了很多人,他們一家形成的尊老愛幼、與人為善的好家風,也為石嘴山人樹立了榜樣,傳遞了正能量。(記者 丁燕燕 文/圖)
>>><<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