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拉爱上海同城论坛,上海龙凤1314鲜花坊,上海大圈品茶海选工作室

全国“新时代好少年”王馨敏:在无声世界里奏响追梦强音

稿件来源:石嘴山日报 发布时间: 2025-08-14

  在石嘴山市第九中学,有这样一位学生,她眼神中透着超乎年龄的坚毅与执着。她叫王馨敏,一个在无声世界中奋力奔跑,用智慧和汗水谱写青春之歌的14岁少年。近日,她成功入选2025年全国“新时代好少年”先进事迹名单,成为我市近年来首位获此殊荣的青少年。

  

  王馨敏翻阅书籍。

  王馨敏出生在一个“寂静”的家庭,父母皆为听障人士,她和弟弟也因先天听力缺失,从小便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,只能依靠助听器来捕捉外界微弱的声音。然而,命运的不公并未击垮这名坚强的女孩。三岁时,当其他孩子还在无忧无虑地玩耍时,王馨敏已踏上艰难的言语系统训练之路。在训练过程中,她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舌操,尽管听不见自己发出的声音,却凭借顽强的毅力不断调整发音,直至能将音节清晰地说出口。

  步入校园后,学习对王馨敏来说也充满了挑战。“课堂上,我必须紧紧盯着老师的嘴唇,一秒钟都不敢分神,生怕错过一个字。我虽然听不清,但我可以比别人更认真。”王馨敏说。课后,她反复翻看书本上密密麻麻写满的注释,每一页都承载着她对知识的渴望与无声的坚持。这份信念支撑着她,使她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内始终名列前茅,在学科竞赛中也屡获佳绩。

  

  王馨敏在播音。

  作为学校的学生会副主席,王馨敏负责校园广播站的工作。播音对于存在听障的她而言,难度可想而知。“每天播稿前,我都会把稿子读几十遍,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发音,我希望能让同学们感受到我的真诚。”她精心策划节目,撰写充满正能量的稿件,通过校园广播传递温暖与力量,让校园广播站成为同学们慰藉心灵的港湾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听她播音,总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温暖,那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。

  在班里,王馨敏还是个热心肠。她留意到同学李某的性格内向,总是独来独往,便主动用手语、书写文字等方式与她交流,一点点打开对方的心门。现在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。“我小时候总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,特别怕被冷落。看到李某独自坐在角落,就像看到了过去的自己。”在王馨敏的帮助下,李某逐渐变得开朗,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。“我太懂孤独的滋味了,所以我想让每个人都能快乐起来。”王馨敏的话,简单却有千钧之力。

  王馨敏善于挑战自我,几年前她开始学习游泳。“下水后,我不能戴助听器,教练的指令全靠观察口型。有时候动作做错了,自己却浑然不觉,直到被教练拉上岸才知道。”王馨敏笑着说,训练时无法佩戴助听器,她只能凭借观察教练的口型和对水流的感知来调整动作。换气、划水、蹬腿,每一个动作都要重复成千上万次。最初,她连基本的换气都难以掌握,导致频繁呛水。“有好几次,我因为动作不规范而呛水,趴在池边不想练习了,但心里总有个声音说‘再试一次’。”王馨敏说。经过两年的艰苦训练,她站在了全市青少年游泳锦标赛的赛场上。发令枪响后,她如离弦之箭一般在泳池中奋勇拼搏,最终斩获第四名的好成绩。2024年,她代表宁夏参加全国残疾人游泳比赛,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。

  王馨敏的母亲经营着一家理发店。“妈妈每天站着为顾客理发,一站就是一天,回家后腰酸背痛。我放学后去店里帮忙,能让她松快点。”放学后她总会去店里帮忙打扫卫生、递东西,微笑服务每一位顾客。在这个无声的家庭里,王馨敏用自己的坚强与乐观,让家充满了温馨。

  得知荣获全国“新时代好少年”这份荣誉时,王馨敏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,她用不太流畅却无比真挚的话语说:“我知道还有许多像我一样身处困境的人,希望我的经历能为他们加油打气,让他们知道,就算我们的世界没有声音,也能靠自己的努力发出光芒。未来,我会继续加油,不辜负这份荣誉,也不辜负大家的期望,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,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。”(记者 丁燕燕 照片由王馨敏本人提供)

>>><<<
【编       辑】: 倪金凤
【责任编辑】: 龚建崇
【稿件来源】: 石嘴山日报
分享至: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溧阳市| 三穗县| 广宁县| 洞头县| 汉中市| 探索| 财经| 广东省| 通化县| 衡水市| 浏阳市| 靖西县| 张家川| 青岛市| 靖江市| 邓州市| 罗田县| 龙南县| 南昌市| 宁都县| 故城县| 大厂| 开江县| 叙永县| 通化县| 阿尔山市| 保德县| 股票| 肥乡县| 深圳市| 布拖县| 绥江县| 三都| 大同市| 井冈山市| 吴桥县| 武川县| 无极县| 德江县| 马山县| 宁晋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