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川市文明家庭|刘小川家庭:“一脚油”的暖热了二十年

刘小川夫妇。
深秋时节,银川的清晨,寒气裹着雾气,但刘小川依然会攥着沾了水的抹布,将出租车擦得锃亮。打开车门,座套是新的,前挡风玻璃右下角,那枚“爱心送考”金属牌磨得边儿发亮,20年没从车上摘过。
刘小川早过了出租车司机的退休年纪,公司留他接着跑,不单是他开车稳,更因为这20年里,他牵头的“爱心送考”已成了银川的温暖风景。这事得从1998年说起。那年他和爱人许杰芳双双下岗,没别的出路,东拼西凑凑了4万多元钱,才凑够跑出租的本钱。2004年,作为公司13名党员之一,他去外地培训学习,发现当地出租车都贴着“爱心送考”的标识。回到银川,他立马将此事汇报上去,“这个事咱们可不能落后!”
没提前和妻子商量,刘小川进家门时还有点担忧。没承想,听到消息的许杰芳已经翻箱倒柜开始找保温饭盒了。“考试那几天你中午就别回来了,我给你把饭做好校门口吃!”许杰芳笑着说。就这样,他拉上其他12名党员司机,成立了银川首支出租车“爱心送考队”。起初日子紧,送考要耽误不少营运收入,但许杰芳总说:“他每天回家,嘴都咧到耳朵根,一整天乐呵呵的,比多赚几十块钱还高兴。”
这一坚持,就是20年。送考也从最初“等学生打车”,变成了如今的“定制化服务”——提前跟社区、学校对接,点对点接送行动不便的考生。
除了送考,他的暖也藏在日常里:小区老人买菜难,他顺路捎;乘客落了手机,他绕20分钟送回去;外地游客坐他的车,他能讲出每条老街的故事。许杰芳总说他的车“像个小驿站”,干净、暖和,还能让人心里踏实。如今,爱心送考队从13辆车扩大到千辆规模,他也被交通运输部认定为“爱心公益人物”,先后荣获“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”“宁夏五一劳动奖章”等殊荣,而刘小川家庭也被评为2022年“银川市文明家庭”,并荣获2023年“全国最美家庭”称号。每一本荣誉证书,都记录着刘小川和许杰芳20年里“多帮一把”的故事。
随着雾气散去,刘小川的车子也擦拭完成。清晨的第一抹阳光照在“爱心送考”的牌子上,刘小川紧握方向盘:“不过是一脚油的事儿。”